旷野四十二站-05-第四站玛拉

前言

我们前面学习了前三站是如何的教训和功课,我们是跟主一样从牲棚起行,我们接下来就到了旷野边,这一个地方正可以看见旷野那一个环境的难,我们是没有能力走下去的,因此神白天用云柱,晚间用火柱来随着我们,用爱的神迹来随着我们,让我们旷野走下面的道路。这乃是疏割和以倘的功课,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旷野,就要过这一个红海,乃是指着我们受浸说的,乃是说我们从海里下去上来,一举一动就有新生的样式,从前的一切已经背抛在后面了,所以密夺是塔的意思,如果站在塔上就可以看见当初以色列人如何过了红海,这乃是我们脱离世界的见证,见证我们是属基督的人,接下来我们就要真正进入旷野,就要开始我们受浸后的生活了,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站-玛拉

【出15:22】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,到了书珥的旷野,在旷野走了三天,找不着水。
【出15:23】到了玛拉,不能喝那里的水,因为水苦,所以那地名叫玛拉。
【出15:24】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,说:“我们喝什么呢?”
【出15:25】摩西呼求耶和华,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,他把树丢在水里,水就变甜了。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、典章,在那里试验他们。
【出15:26】又说:“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 神的话,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,留心听我的诫命,守我一切的律例,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。”

使苦水变甜的神迹

以色列人足足有200万的大军,一天大约可以走15公里的路程,这里圣经告诉我们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,在旷野走了三天,找不着水。我们看下面的一张图片

西乃半岛的水源分布

我们从这张图片里面的标注可能不太清楚,但是我们可以大致看见从苦海过了红海以后往南走,有一大部分是空白的,也就意味着这一大片的空缺是没有人居住的,没有人居住就是说这一片的区域是没有水源的,因为在旷野看来,水是生命之源,大家都会依着水源居住。所以以色列人三天往南大概走45公里,是可以到一个地方叫做摩西泉的,却是到不了其他的水源的,这一个摩西泉据传说就是当时的玛拉,因为这里的水还有一部分是苦的,可能由于其中某种或某几种化学元素的偏高,因此我们旷野大致推断这是当时的玛拉。

那么以色列人到了这一个玛拉的时候是如何呢?我们看见圣经告诉我们,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,以色列人走了三天的路程终于到了一个水源,但是呢这个水已经到了口却不能喝下去因为水苦,然后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呢?为什么他们抱怨,他们从前在埃及的尼罗河不需要问我们喝什么,他们不需要考虑他们喝什么,但是到了旷野他们没有水喝,所以他们就向摩西抱怨,然后摩西就向耶和华神呼求,然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,他把树丢在那一个苦水里,水就变甜了。这就是神在以色列人过红海后的第一个神迹,神藉着这一个的神迹要告诉我们什么呢?我们先来看看这一个神迹的背后是什么意思。

皂荚木的预表

首先呢,这里神指示摩西把一棵树丢在苦水的里面,水就变甜了,这一棵树是什么树呢。在西乃的旷野除了椰子树,大概只能看见一种树,摩西当时看见的那棵树大概率就是这样一棵树——皂荚树。皂荚木生长在旷野,而且这个皂荚木的叶子上有许多的刺,那这成为什么动物的一个食物呢?皂荚木专门是给沙漠之舟骆驼吃的,牛和羊是不能和它竞争皂荚树的,因为上面有刺,只有骆驼的舌头的构造刚好可以吃这个皂荚树,我不知道这一个骆驼是不是指着我们这一些信主的人,是不是只有我们可以享受这种树带给我们的供应,但是这不重要因为重点不在于此。

在旷野中的时候呢,白天太阳很晒的,所以经过一天的时间,地表就是一个很干很干的状态,那么这个树它长在这个环境中,它也需要水分的,这一个水分从哪里来呢?

事实上,皂荚树长在旷野中不是靠着吸收从地下来的水源,乃是从空中吸收水源,这个树是很高的一个树,不是小灌木丛那种,而且有许多小小的叶子,所以白天一天时间太阳的炙烤,到了晚上由于温差是很大的那么这些叶子上就有许多的露珠,这些皂荚树就靠这些叶子来获取水分。可以知道,皂荚树是不从地上吸收养分的乃是从空中,我们的主耶稣何尝不是这样呢

【赛53:2】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,像根出于干地。他无佳形美容,我们看见他的时候,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。

正如赛53:2所说的,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,像根出于干地,主耶稣来到地上却不被人接待,他一生是劳苦的,他不从地上得着安慰和帮助,他一切的水分养分从天上的父神而来,所以赛53:2讲到的那种树,就是这样一棵根出于干地,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的树。如此可见这一棵让水变甜的皂荚树是指着主耶稣说的。

在困苦中仰望神

我想基督徒在地上的生活,常常遇见苦难,常常遇见困苦,但是我们要仰望神,正如皂荚树如何像根出于干地,如何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,我们仰望祂,我们就要看见有许多的难处是神给我们的,是圣灵要给我们的十字架,但是我们常常在什么光景中呢?就像以色列人在旷野中,神将他们领出埃及,从尼罗河中救出来,但是他们还是抱怨。这就是现今的我们,我们喜欢倒苦水,看见面前的十字架,我们就不愿意顺服这一个,如果我们看见那一个十字架应该说,神啊,这是你给我们的,我们要接受,我们要顺服,因为基督如何经过十字架,如今圣灵也要将十字架放在各人身上。

陈希曾弟兄讲到自己的一个经历,以前他在美国的时候,在国外的时候,有一个姊妹邀请他去家里吃饭,他说美国人请客都是只有一道菜的,不管什么场合,都是只有一道菜的,而且他在国外很长的时间,就是没有学会吃一个东西——起司。当那个姊妹邀请他去的时候,姊妹做了一道菜叫做Lasagna(意大利起司千层面),这道菜从头到尾就是起司,全都是起司,陈希曾弟兄吃不来这个的,所以当时他很痛苦,因为我们什么都可做,就是不可得罪爱,那他不吃这个东西,那就是得罪爱了,因为姊妹有爱心去预备这样的食物,不吃就是对不起姊妹的爱心了,那时候他就想这是神所给他的十字架,因为他不想吃,当他看见这一个想法的时候,他就愿意服在主脚前,因此他就吃下去了,他说不是吃乃是吞下去,根本不知道当时食物里面是什么。所以这给我们看见虽然一件很小的事情,但是里面却有十字架的功课,这一个功课是大的,因为我们是不愿意,但是选择顺服。

这是玛拉苦水给我们看见的,这个水是苦的,但是把基督一放进去,水就变甜可以喝了,我们遇见困难,我们不愿意去做的时候,那就是我们的十字架,这个十字架是苦的,我们喝不下去的,但是我们看见这是从主来的时候,我们把树丢进苦水里,发现这个水就可以喝了。

所以看见有困苦的时候,我们要学会仰望神,我们也学会如何去顺服,如果有那个十字架在我们的里面。

在困苦中得医治

另一方面,这一个苦水是苦的,圣经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心里也是苦的。因为他们从前住在埃及是不用想喝什么的,但是出了埃及进入旷野以后,他们就不能不想喝什么了,在埃及呢人们心中就有疾病,第26节说到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所以埃及人是有疾病的,其中一个就是心里是苦的,心中是没有良善的。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很长一段的时间,他们也潜移默化,就连摩西在埃及皇宫学了一切的学问,但是他去到米甸的旷野时,人们怎么说他呢

【出2:19】她们说:“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,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群羊。”

这里给我们看见”有一个埃及人”,所以摩西在埃及生活40年后,一举手一抬足都是埃及人的样子,以色列人就是这样在埃及生活长达400多年,因此他们心里已经深深被埃及所影响,以致于他们在出了埃及以后心中仍是有那个疾病在,就是心里是苦的,心中是没有良善的。

很多时候基督徒心中也是这样,没有良善,常常是苦毒的,但是圣经怎么说呢,后面就说到”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”,所以神在这一站不仅仅医治了那个玛拉的苦水,同时他也要医治以色列人的内心。所以当以色列人到了玛拉这一站的时候,由于他们心里面是苦的,所以他们在没有水喝的时候就向摩西抱怨,向摩西抱怨其实就是向神抱怨,神把那一个皂荚树放进苦水里医治了水,同时祂很清楚知道以色列人心中的诡诈和苦毒,所以祂也藉着这一站要医治以色列人心里的疾病,26节开头”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 神的话,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”,祂就要因着这个医治以色列人的疾病。

如此看来,我们信主的人,我们心中也有这个的苦,但是我们今天不愿意服下来,我们把苦水倒了,我们还有许多抱怨从我们口中出来,就像当时米利暗带他们赞美,赞美从他们口里出来,抱怨也从他们口里出来,基督的样子从我们里面出来,埃及人的样子也从我们里面出来。但是神要医治我们,祂一方面要医治外面的苦水,藉着十字架让我们顺服在祂的脚前,另一方面藉着医治我们心中的苦,让我们这个人得着医治,这就是第四站——玛拉要学习的功课,希望我们可以有一点得着帮助。

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就是那一句”什么都可以做,就是不能得罪爱”,读到这一句我们再默想的时候,会不会里面难过呢?因为我们就是常常得罪爱的人,基督有许多爱在我们身上,我们不顺服或者我们不愿意或者我们不想,这就都是得罪爱了。

视频

打开需要科学上网工具!
如果已经有了科学上网工具,直接点击下方链接即可。
旷野42站-05-第四站玛拉-视频资源

若没有,请参考下方链接的教程
科学上网-Use the Internet scientifically


旷野四十二站-05-第四站玛拉
http://forever_love.com/2024/08/29/旷野42站/旷野42站-05/
作者
leidayu
发布于
2024年8月29日
许可协议